【粮油多多大咖访谈】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先生做客粮油多多
近日市场逐步进入了“越涨越不卖的循环之中,国内外供给紧张,需求上涨,商户又惜售,大豆价格水涨船高。加上美国、巴西、阿根廷等自然原因导致大豆产量下滑,海外供应不足,国内大豆供应今年也出现了延迟。大豆市场真的要开启新时代?
本期【粮油多多大咖访谈栏目】非常有幸邀请到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对当前的行市、未来的发展阐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希望能给粮油多多和更多的粮油人提供一些思路,帮助大家走的更好更远!
Q&A
Q1 : 您认为目前全球的大豆行情如何?对目前国内大豆市场有什么看法?
张代表:目前市场在上涨,实际上在一个上涨行市当中,大家有一点点“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也推高了价格迅速上涨,作为卖家来讲肯定就有一些惜售的心理,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交易心态,但是是不是说大豆市场开始一个新的这样一个时代,那我倒认为不是。
市场修正行为
因为全球大豆行情,我们看到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可以说上涨的速度比较快,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市场修正行为。所以说这样一个上涨是意料之中的,是在于说我们要看它是在什么位置来的;那么过去这两年的价格的区间,实际上是一个人为打压区间。
所以现在消除了这样一个人为影响因素,价格回到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一块钱以上,甚至突破了十二块钱这样一个水平。实际上它是对过去两年价格偏低做一个修正,所以并不意外。
当然开启这样一个修正,它有自己的故事与逻辑,这个逻辑既包括了我们看到的供应与需求的故事,也包括了我们看到的中美之间由于在过去两年贸易摩擦造成的那种贸易的打扰对价格的一种影响压低。这样一个状况没有了;因为今年1月15日,中美之间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后,这个市场逐渐回归到了一个正常的由供需来主导的市场形态。因为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讲的很清楚:是市场化的采购美国的农产品。所以这样一个在过去两年人为的打压价格这样一个因素消除之后,回归了市场供需之后,我们更多要看,谁影响到了当前的供应和需求?所以当前这样一个上涨行市,实际上是一个供应主导的行市。
供应方面最近发生了一些故事,第一个最主要的故事在于南美的天气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实际上在初现端倪的时候,我们协会和会员企业就不断的给我们这个行业提供警示,说今年可能会有拉尼娜天气现象,而拉尼娜通常来讲会对南美产区造成干旱的这样一种压力,果不其然,我们看到在巴西播种的阶段发生了干旱,造成了延迟播种,阿根廷更是如此,巴西北部可能会好一些。所以呢,这样一些天气因素,在巴西,因为它代表了未来,从明年的二三月份开始,那么起码六个月的供应,这个数量问题。所以大家看到了天气就预感到会对产量的影响之后,对买货的心态一下就占处了上风,这也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第二个是在于说当前有效的供应全放到了北美,放到了美国。我们再看美国的情形,可能也是经历了过去这两年的贸易摩擦之后,对行业、对整个的库存造成一些影响。那么在一个消库存、产量上涨、库存降低的过程当中,我们没有看到所谓的丰收季节的低价,反倒是我们看到在收获季开始的时候不断的走高。当然这有一个中国的强劲需求因素在影响。也有巴西旧作大豆供应枯竭的问题,这样一下压力全到了北半球,在这样一个情形之下,价格上涨就是非常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了。
所以呢,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呢,如果我们能够做好一定的风险防控,我觉得是对我们整个的,像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来讲,还是可以把控的,控制成本。毕竟呢大豆产业链非常的长,中国的行业,特别是今年看到的生猪的行业在不断的恢复,原以为新冠肺炎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际上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在生猪行业恢复过程当中,我们的需求非常的强劲,也支撑了全球的大豆目前的这样一个价格水平。
如果我们再拉长一点看,当前的价格在过去十年到底是在一个什么范围内呢?实际上是在过去十年一个中间水平,并不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我们看到2012/2013价格,那是相当高啊!我们也看到很低的价格,2018年以后贸易摩擦之后8元这样一个水平,现在回到了12元,实际上是一个中间水平。而如果我们去除了人为的压低价格这个因素的话,它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回归。因为在2018年,贸易纠纷之前,当时的芝加哥价格是在10.6—10.7元。如果我们基于那样一个价格,再看现在11元12元,实际上就是一种回归。目前就是这样一个因素来去主导了我们这样一个价格形态。
Q2 : 就您对大豆市场的了解,对未来半年国内外大豆市场有怎样的预判?
张代表:未来半年可以说是一个多重因素影响的行市,所以我们也必须非常密切的关注未来半年影响整个供应和需求的因素。
从需求来讲,未来中国的养殖业依然还在不断的恢复当中。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对生猪存栏的预测,到今年年底可能恢复到非洲猪瘟爆发之前的80%,甚至85%这样一个存栏量。那么要恢复到非洲猪瘟之前的这样一个水平,那么要明年,起码是明年年中以后。虽然我们看到很多的资本进入到生猪养殖行业,但这是一个慢慢递增的过程,所以要完全恢复要到明年年中以后。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形之下,未来的6个月,中国的需求依然是比较强劲的。
我们再看中国之外的地方的需求,依然也是比较强劲,当前来讲比如说,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卖空了自己的大豆库存,也从美国买了大豆。所以最近,也就一个礼拜左右吧,第一批从美国运到巴西的大豆要靠岸了,3万吨,数量不大,但是它是一种标志性的事件,就是说巴西本身大豆不够用了。当然它的恢复能力也在那,也就是说,当季在生产当中,播种下去,它的生产情况,所以天气对它的影响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我们从需求方面看到中国,看到中国之外,巴西目前也需要。另外传统的市场,包括欧盟,包括东南亚市场,包括拉美市场,目前的经济也在恢复,从新冠肺炎当中恢复,所以也是比较强劲的。
全球今年的需求强劲,甚至会超过当年产量。所以消费量超过当年产量,也就是在耗上一年的结转库存,这样的话一定会是结转库存处于一个稍微紧张的状态。这个也预示着未来价格还有相当强劲的支撑,以上是从需求上来看。
我们再看它的另一面,就是供应。供应我们还是主要集中在现在巴西和阿根廷的生产情形;播种下去了,作物是否能够正常生产,像预计那样,巴西的来年产量能到一亿三千三百万吨。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如果天气对它的影响,不像人们想的那么严重的话,那么有可能我们价格会有一定的压力。因为现在价格已经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所以才来到这样一个平衡点。如果说天气确实是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巴西依然能产出一亿三千三百万吨,那我觉得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稍微震荡的市场价格形态。
但是要形成有效的供应,巴西收获到运到中国形成实实在在的供应要到明年的三、四月份。所以在三、四月份之前,虽然有中国的春节,但是我们的需求依然是强劲的。因为恢复了这么多的生猪的存栏,它们都是要天天消耗饲料的。
所以在这样一个中国的市场来讲的话,我觉得支撑它的力量是相当强劲的。在有效的供应数量没出来之前,整个的供应是紧张的,价格会受到一些支撑,这是我对未来六个月这样一种基本的判断。
所以到明年差不多五六月份的时候,我们有可能看到一个新的价格模式,从交易所我们看到不同月份的期货价格来看,也差不多反应这样一个形态,也就是说近月份的期货价格高于远月份的期货价格,形成了一个倒挂,实际上这个也是不是太正常的价格结构。近月份期货价格高,说明当前的需求很旺,吸引更多的生产者去卖货,远月份的低,鼓励大家当前去卖货。但是当前卖货从美国来讲由美国自身的一些情形,我们知道现在冬季了,河流封冻,还有一些物资要抢占铁路资源,还有其它的一些粮食产品也抢占一些物流资源,那么从这个情况来讲的话,美国国内的价格、国内的需求也是比较紧张的。需求强劲,资源紧张也反应美国国内价格也是比较坚挺。
基本上未来到明年五月份之前,虽然市场会上上下下,但是整体来讲往上走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但是我想说明一点,我们协会82年到中国来主要给养殖业提供这样一种技术的服务,给我们的进口企业、压榨企业提供一些市场和贸易服务。我们对价格从来不做任何的分析和判断的,刚才分析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我们不希望误导大家,这也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大家要多看,多听,及时更新我们对市场的认知,这样的话能够结合我们自身的现货需求,做好我们的价格风险管理,所以也就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而已,做一个说明。
Q3:今年与去年相比美国大豆的交易,特别是出口有什么区别呢?
张代表:今年和去年相比可以说不可同日而语了。美国今年的出口销售相当旺。当然了主要也是中国的因素在里头。
比如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的进度报告当中可以看到把已经交货了和签约未交货的、待运的这样一个数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出口量。去年全国的出口量只有四千六百万吨的样子,可是在10月中旬就已经接近了,现在超过了。所以今年美国农业部对出口数据呢,他们是放在了五千九百万吨,这是一个大幅的增长。而这增长主要还是指望着中国的采购的增长。
但是确实中国市场在过去这段是时间的表现也相当的好,就是说每周签约量都比较大。但是最近这几周稍微慢了点,但是从整体的采购来讲中国的采购将突破三千万吨。就今年这个情况,现在就差不多三千万吨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势头。在整个美国的出口当中中国的采购量占到了一半以上。如果要恢复到过去中国在美国整个大豆出口份额呢,那是在60%-62%的样子,所以还有一段路要去走,再加上结合中国本身,确实是需要这些大豆来去生产出豆粕,来去满足我们养殖业的需要。所以说既有市场,在美国又有供应能力。
从整体的美国今年的销售来讲和去年相比,就从中国角度来讲,其实是2.5倍到3倍迅猛增长,这是和去年同期相比。所以,这样一个强势的需求也使得美国当前的这样一种出口的物流设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既包括了驳船运输、铁路运输,也包括集装箱运输,造成了物流的紧张情绪。紧张的情绪一定会传递到价值,所以从目前来讲的话呢,美国整个的物流设施都是开足马力为全球包括中国,来供应不仅仅是大豆还有玉米啊高粱啊小麦啊这样一些大宗的农产品,大豆是最主要的。所以美国今年的大豆出口是开局非常好,所以也预示今年美国的大豆农民的收入也比较高,这个也得益于我们中国市场的增长,也得益于一个人为因素的消除,我们不希望贸易被人为的打扰,毕竟贸易的本质是一个互惠、共赢。贸易能够长久进行,是能在交易过程当中使双方共同获益,这应该大力的去支持。
Q4:您对未来大豆行业有什么样的愿景与展望?
张代表:对大豆行情来讲我们也说了,主要是看影响行情方方面面的因素。我刚刚没讲的一个因素呢是基金。基金是一个以赢为目的的,而且比较庞大的。所以他们进出市场都会对我们价格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真正决定我们价格、价值的还是在于供应和需求。所以我们更多的还是看基本面。基本面里头说预示着巴西大豆一亿三千三百万吨的产量,我们加上美国,虽然说期货库存量减少了,但是它毕竟还是一个供应量。所以在这样一个如果天气影响不大,能够实现巴西产量和阿根廷产量,那整个全球的供应没有问题,只是可能会在价格上面有所反应。
整个供应我并不觉得有任何可以去担忧的。特别是对美国的供应,从十月份一直到明年的四月,美国的供应都不用去过多的担心,四月以后也依然有货,只是价格问题了。那时候市场由巴西等南美这样一种供应所主导,这个是中国的福音,不仅有北半球供应还有南半球供应,使得我们全年都有比较充足的大豆。
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讲,在未来我觉得需求和供应会达到一个平衡。这么多年我们走过来看到,大豆的生产与消费都是相互促进的,才达到了我们现在一年产量三亿多吨,消费量也是三亿多吨。所以在这个情形之下,我觉得对未来呢我们有信心,价格会达到一种平衡。所以从现在的期货市场来看的话呢,十元以上到十二元,可能是在2021年来讲是比较常见到的,但不排除有突破。
在这样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情况下呢,我想明年三四月份美国农民播种也会加大面积,所以会为明年下半年供应,生产出足够的大豆。所以在这个方面,作为消费大国来讲,不用太过担心。这个是我想对未来对明年行情或市场一个基本预判。
当然我们要关注影响市场的诸多因素,像资本因素、也包括供应链因素、需求因素、中国因素。中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当然了我们还有看一下整个全球的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如果恢复的好,中国作为引领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影响当中出来,会有一个正的增长。那么这个对需求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或者说是一个保障,所以这些都要密切的去关注它。当然由于大豆,全球来讲是以美元来计价的,所以美国的经济反映到美国的汇率、美元的币值,这些都会影响大豆的价格,所以我们现在看最近美元稍微疲软一点点,那么也对大豆价格有一定的支撑,如果美元坚挺的话,那么大豆的价格会往下走走,所以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
所以影响大豆行市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谁主导它,我们一定要去找到,这样就会找到市场的方向,否则的话就会迷失方向,所以我们来到了南美的天气市,所以大家要密切关注巴西阿根廷是不是下雨。好在现在资讯比较发达,这些信息我们基本上可以在第一时间都能了解到,所以基于这些,形成我们各位朋友自己的判断,结合自己的现货需求做一些风险管控,这样有利于我们实体经济健康的去发展。
Q5:陪伴大豆行业数十载,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这些年来,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情?
张代表:这个问题,我确实是在这个行当度过了几十年吧。二十五年以上,也在国际粮商工作过,到协会二十几个年头了吧。可以说呢我感觉自己比较幸运,幸运是在于说我经历了这样一个中国大豆贸易从无到有的这么一个过程,不仅是从无到有,还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作为一个亲历者确实是比较幸运,当然了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影响较深远一些事件,我觉得它是一个中国农业开放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农产品市场开放的缩影。。
那么大豆呢在中国来讲,玉米、小麦、大米、大豆这四大主要的农作物来讲,我认为大豆它最能经受国际市场挑战一个作物,因为它在1990年代中期的时候就放开了,让我们中国的大豆产业直接面对国际的竞争,所以经历这么多年过来,我们看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大豆产量在一千三四百万吨,现在我们还依然能看到一千八九这样一个产量,基本是稳定的。当然有一些政策,但整体来讲,中国的大豆产业还是保持住了这样一个规模。所以我觉得我很幸运。
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是有很多让人记忆深刻的一些事,要说起来其实作为一个大豆行业从业者,我本人感到比较骄傲自豪的是在于说有一种使命感,是在于说我们是在为中国、为我们整个的农业经济提供一个持续的、优质的这样一种产品,来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这并不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话,是基于实实在在的落实之后,我们看到确实是我们在践行这样一种使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要知道大豆到底是一个什么作物,我们要认识它,认识它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哦,原来大豆跟我们这么息息相关,而它的产业链、价值链、产品链这么样的长,作为粮食安全来讲它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料产品,它延伸出了很多的食品,从数量上讲,它就是食品量上的安全,所以我们觉得这样一个工作,它有意义,也应该得到大家的认可。
所以我记得我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是亲耳聆听了习主席关于中美之间农产品,特别是大豆贸易对中美的经济贸易的关系和中美两国关系的这样一个压舱石、稳定器的描述,也是把大豆贸易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角度去看待它,也提倡中美两国行业之间的紧密的联系和合作,来连接两国产业,两国从业者,两国人民。让我作为这样一个从业者来讲有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和担当,也是感到非常骄傲,确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做的就是要让中国的养殖业中国的饲料行业,中国的加工业中国的大豆食品相关行业能够不断的去现代化,去改进我们的技术,养殖技术也好,加工技术也好,来去提高我们的一种效益,增强我们的盈利能力,来不断生产出数量又多品质又好的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老百姓的需要。
这个需要其实在我们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依然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现在我们的城镇化率是60%,那么未来可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还会有更多人成为城市居民,这样的话在城镇化之后人们对优质食品的需求还在不断的提升。也就是肉、禽、蛋、奶、植物油,想想这些哪个和大豆没有关系啊,都有关系。所以说呢我们对市场充满信心。作为我本人来讲我还是充满了这样的热情,来继续服务中国大豆行业。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比如说我们现在还处于一种贸易不正常的状态,所以也许未来还有一定的波折,但是我们总体希望是用我们,作为产业的力量来去呼吁,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正常的、自由的、公平的贸易来为两国产业服务。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经历了市场方面的因素,2004年的大豆贸易危机,对大豆贸易危机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但现在我觉得我们大部分从业者或者说绝大部分从业者对这个2004年的中国大豆贸易危机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未来定位我们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当然时间关系我也不想把它展开来谈。当我们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认清他的实质,才会对症下药,比较有效,才会让我们行业有一个健康发展的道路,否则的话我们会走一些弯路。所以这个也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来遇到的比较大的事件,希望在今后有机会我再和大家再去分享一些我们行业过去这些年的一些教训或一些经验,这样的话可以帮助大家从过去历史当中找到一个发展方向。现在中国依然处在一个发展的上升期,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定位我们行业很关键。
我们经历了非洲猪瘟、经历了新冠肺炎、经历了贸易纠纷。最近几年这三个事件像三座大山,压在我们行业每个人的心头、每个人的肩上。我们经历过来了,我觉得未来还有多少个挑战对我们来讲都不算什么,所以在未来我们行业的发展,新的挑战在不断的涌现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有我们的智慧来去解决。比如说大家过去老问中国什么时候大豆突破一亿吨,很快了,兴许明年突破一亿吨,那么突破一亿吨之后呢,我们中国还有个绿水青山的问题,讲究了环保,现在呢我们行业入门的门槛也高了,所以呢环保的要求也高,中国是不是能够无限的扩大我们的养殖业,这个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行业在禁抗、限抗和无抗,这是对我们整个养殖业又是一个新的任务,我们必须完成。这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下,行业怎样去找一个解决方案,这也是一个挑战。所以未来也许我们看到既有大量的原料性产品进口,也有大量的产品进口,因为中国大豆的进口和大豆的需求,这么多年以来都一直由豆粕的需求来驱使,是肉禽蛋奶这样一些蛋白需求的驱使,所以呢如果说要去看到我们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的话,有可能我们未来还会有大量的原料进口,也有替代大豆的肉类和植物油的进口。所以这个可以更加多元化我们的产品来源,因为大豆来源只是在美洲,北美和南美,可是讲到肉类和植物油的时候,这个生产的区域在全球来讲,就广泛得多。那么从这样一个多元化我们供应来源来讲,中国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就能得到更大的保障,所以呢这个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我的一种思考。也就是说未来我们行业面临什么,面临的是多元化,多元化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找好我们的定位,然后尽我们的力量,有所作为。
所以上面我是分享一下既包括我们当前的行市,也包括在未来六个月我们未来更长时间段我们对整个市场的供应需求这样因素的一些分享,同时我也把对我们行业对我们未来发展也分享了一些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能够厘清一下我们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些思路。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大家能够去思考我们的位置在哪,我们怎样去走,更好的应对不断出现的一些新的挑战,让大家能够在整个粮油界做大,做强,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的中国市场上能够有更大的成就,取得丰硕的收益。